English

人才市场如何走向成熟

2001-04-03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周晓曲 特邀嘉宾 中国人事科学院人事与人才研究所 我有话说

本题提示

我国人才市场正在快速发育,这是在市场供求双方以及管理部门的高期望心态下形成的局面。但也有人指出,目前的人才市场是“政府拉场子,企业摆摊子,求职者盲目赶场子”——

记者:人才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被人们普遍看好,但是也还有不够成熟的一面。比如有人认为人才市场还存在着某些“虚火”现象。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甄源泰:我国目前人才市场的红火局面不是虚妄,而是真地在快速发育。目前的热闹场面,是社会各方期望值促成的。政府期待市场机制促进人才流动,以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化;面临激烈竞争的企业求贤若渴,期待市场满足它的人才资源需求;求职者则为了主宰自己的命运而见缝插针,期待在市场上寻求机会。供求关系决定市场的生命力,这种多重的高期望心态将激发真正的市场繁荣。

记者:在繁荣的同时也有难尽人意的地方。“政府拉场子,企业摆摊子,求职者盲目赶场子”,就是某些人对人才市场的消极看法。您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甄源泰: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人才市场很不成熟,归纳起来,这种不成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人才市场的社会支撑体系不成熟。这是指市场发育所依托的社会环境因素(如户籍的管理,住房的问题以及社会保险制度等)尚未同步健全起来;占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目前的人事机制还存在着许多不符合市场规则的地方;政府对人才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还发挥得不到位,一些管理人员尚未真正树立市场经济理念。

二是人才市场的市场规则不够成熟。如对于人才市场上出现的“假招聘,真赚钱”、“一女两嫁,多头应聘”等问题,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法治体制不够完善。目前,各级人才市场上从事中介活动的经营实体大多还是政府所属的有关机构,这也是问题。在人才流动这种经济活动中,政府应该是良好秩序的维护者,而不能既当裁判又是球员,这种利用行政权力发育市场的做法是有害的。如果说在人才市场发育前期它还有一些推动作用的话,那目前对渐趋成熟的人才市场来说,其作用就是消极的了。另外,对什么是人才市场,我们的认识不应该只停留在人才招聘会上,人才市场更是一种机制,一种运作规则。

三是人才市场的市场伦理道德不够成熟。人才市场与其他市场一样,除了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以外,还有另一只“看不见的手”,即市场伦理道德。而我国人才市场上的各方,在市场道德水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求职者把人才市场当做一个捕捉机会的桥梁、跳板。在他们眼中,抓住机会往往比努力工作更重要,常常需要用频繁“跳槽”来达到加薪升职的目的。而一部分企业对应聘者的不负责也是存在的。他们往往抱着买方市场的优势心理,在求职者中百般挑剔。一方面挑剔着招来,一方面又不负责任地轻易辞退。对求职者来说伤害是很大的。当然,这些现象也是改革过程中很难避免的。应该说,只有政府、企业、求职者都能够自觉遵守市场道德规范,并且有相应配套的法律法规来约束每一方的行为时,才有可能真正使市场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才可能出现持久健康的市场繁荣。

记者:那么,如何尽快使人才市场真正步入市场化的轨道呢?

甄源泰:重要的是转变观念的问题。尤其是政府的市场观念要到位,有关部门的管理人员必须尽快使自己认同市场理念。只有这一条做到了,人才市场的社会支撑体系的建设才有希望,人才市场伦理道德规范的养成才具备基础,人才市场法制规则完善才能形成气候。当然,观念问题不是政府一家的事,企业、求职者同样有更新观念、尽快适应市场环境的问题。

另外,市场运作技术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政府的人才市场宏观调控技术,企业在运用市场机制实现自身人力资源更新的能力,求职者在正确估价自身的价值、学会在市场上推销自己的能力等方面都需要引起重视,其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进程亟待提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